其最大股东为戴国浩,占股超六成。
公开资料显示,戴国浩为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,CCC(清源研究院定制计算中心)Co-PI,DAI Group(人工智能设计自动化创新实验室)负责人。
戴国浩同为清华校友,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取得清华电子工程系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。
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规模稀疏图计算、异构硬件计算、新兴硬件架构等,曾获ASP-DAC19最佳论文奖,以及DAC22/DATE18最佳论文提名。
毕业后,他曾为汪玉研究团队的助理研究员,后于2022年加入上海交大任副教授,方向为稀疏计算、人工智能电路与系统。
2018年,曾书霖在清华拿下电子工程系学士学位。这一年,他作为队长带领团队拿下DAC会议系统设计比赛FPGA组第一名。
同年,他又在清华电子工程系开启博士学位学习生涯,导师就是汪玉。
其主要研究方向基于FPGA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,以及软硬件协同优化、云端硬件虚拟化、大规模异构计算等。
有趣的事,曾书霖曾在深鉴FPGA硬件组当过两年的硬件组实习生,后又在MSRA实习过。
量子位获悉,北京大学科研副教授,商汤原数据与计算平台部执行总监、小红书原AI平台部负责人颜深根也加入了无问芯穹。
颜深根其人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毕业,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。
其研究兴趣包括大规模异构并行,分布式深度学习,图像识别等。
曾在并行计算顶级会议PPoPP连续两年发表长论文(大陆首次),主力开发Open被OpenCV官方接收并开源。
毕业后,他先后在百度研究院作为技术负责人负责百度Minwa超级计算机项目,后历任商汤科技数据与计算平台部执行研究总监,以及小红书原AI平台部负责人。
不难发现,无问芯穹创始班子的路线,与当年的深鉴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——
随时而制,然后以自身技术点入局,把技术从实验室带入市场。
再然后,招揽自己的得意弟子组建创始团队。
想当年,深鉴以2年时间闪电般完成了一家AI芯片公司从创立、多轮融资到被收购的全部创业周期,这一回,汪玉又要带着新公司接受市场的检验了。